DB电竞

 
DB电竞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青岛故事|尚属首创美女队长造出“神器”投用半年守护DB电竞平台上千艘船舶

来源:网络 |最近更新: 2025-03-11

  “有了这套报警器,给大船加油再也不用担心冒溢了!”3月8日,“中燃31”轮船长王宝家说。当天下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前湾港码头,在无线吨燃油被成功加注到一艘外轮燃油舱内。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套报警器由青岛海事局大港海事处北港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淑凤研制,在国内外船舶供油领域尚属首创。自2024年9月投用以来,该设备已推广至青岛海域13艘加油船,累计保障上千艘大型船舶,安全加油72.6万吨。目前,刘淑凤已研发出第二代智能报警系统并提交多项专利申请。

  3月8日下午2时40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前湾港码头,载重20万吨的外籍散货轮“联合”轮正在紧张地进行矿粉接卸作业。载有数千吨燃油的“中燃31”轮赶来,为这艘巨轮提供加油服务。

  记者看到,随着“中燃31”轮上的吊臂缓缓升起,一根长长的输油管道被精准地“递”到了“联合”轮上。在“联合”轮上等待多时的外籍船员迅速忙碌起来,他们操作吊机将管道连接到船舶输油管道上,并做好加油前的各项检查工作。此次供油服务,“联合”轮计划加注1000吨燃油,作业时间约两个半小时。

青岛故事|尚属首创美女队长造出“神器”投用半年守护DB电竞平台上千艘船舶(图1)

  此时,“中燃31”轮船长王宝家提着一个黑色箱子,通过悬梯登上货轮。只见他在甲板上把箱子打开,拿出里面的设备进行现场测试,并安装到加油舱下方,随即正式启动供油服务。“自从有了这套‘神器’,我们的工作压力大大减轻。”王宝家说。

  提到报警器的作用时,从事海上船舶加油工作多年的王宝家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以前给大船加油,一般需要协调对方船员帮忙盯着空气管,以防止漏油。但由于大船人手有限,再加上靠泊期间都在各自岗位忙碌,很容易出现值守不到位等情况,每次加油都提心吊胆,担心出现冒溢事故。

  王宝家坦言,现在有了报警器的加持,作业期间一旦出现冒溢,报警器会自动发出提示,供油船控制室值班人员会迅速关闭阀门。“从2024年9月配备报警器以来,我们公司2艘供油船已累计保障454艘大型船舶,共加油34万吨。”

  “我们的船航行在世界各地,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加油保护装置,太棒了!”当天下午,“联合”轮船长Richard B.Galon了解到无线溢油报警器的作用后,不禁连连点赞。

  “无线溢油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在青岛海事局大港海事处,43岁的北港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淑凤向记者“解锁”了“神器”的具体功能。

  她打开箱子,里面装着两根天线、一个溢油监测模块、一台发射器和一台接收器。只见她把天线分别装到发射器和接收器上,接着又将溢油监测模块的连接线插到发射器上。随后,她打开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开关,轻轻向上推动溢油监测模块中间的浮球,发射器和接收器立即响声大作,屏幕上出现“溢油”等字样。

  刘淑凤介绍,船舶供油期间,溢油监测模块和发射器安装在受油船上,接收器放在供油船控制室。溢油监测模块底部装有磁铁,只要把它吸附在受油船燃油舱空气管下方的集油槽里,船舶燃油舱一旦加满或出现漏油冒溢,燃油就会通过空气管进入集油槽,这时溢油监测模块的浮球就会浮起,并产生电信号发出报警,同时通过发射器传送至接收器,在供油船上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关闭阀门,避免溢油事故发生。

  刘淑凤告诉记者,大型船舶的燃油供应由供油船完成,由于供油船体积相对较小,一般需增加压力才能进行供油作业。“大船的集油槽一般只有三四百升,几秒钟内就会注满,如果不及时关阀,大量燃油就会从集油槽内倾泻而出,泄漏到甲板甚至入海造成污染环境事故。”刘淑凤说。

  她透露,大型船舶加油基本上靠供受方人工值守,但不少船舶很难做到全程看护,尤其是在夜间作业时,双方船员可能因疲劳降低警惕,这些因素都极易引发冒溢事故。

  那么,作为一名海事执法人员,怎么成了“发明家”?面对记者的疑问,刘淑凤打开了话匣子。

  青岛港是一座世界大港,大批船舶进出港口,海上燃油加注作业也是海事部门的监管重点。海事部门会通过风险研判,对船舶供受油作业开展不同方式的安全监管。有一次,刘淑凤带队前往锚地开展登轮检查期间,差点发生意外。

  当时,一位同事从商船软梯下到执法艇时,脚下不慎踩空,身体悬在货轮外侧半空中,险些坠入汪洋大海。“幸亏他双手牢牢地抓住了软梯,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刘淑凤坦言,也正是那次经历,让她下定决心要想办法解决燃油加注现场监管难题。“原本想买一套这样的设备,但是经过多方打听,发现国内外都没有。”于是,她决定自己动手“攒”一套。

  2021年底,刘淑凤一头扎到了资料堆里,开始琢磨研制溢油报警器的事情。为了收集信息,她跑遍了青岛辖区各个码头和锚地,深入分析每一起船舶加油冒溢事件背后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画出图纸、制出模型。

  在研发过程中,刘淑凤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虽然我是学化工的,对工程方面的知识也有所了解,但对电路板并不太懂。”幸运的是,她认识了一位从船厂退休的老师傅,两人成了技术“搭子”。经共同努力,老师傅终于帮她焊出了电路板。

  随着工作的推进,刘淑凤遇到了新的挑战。DB电竞登录她说,由于报警装置装在燃油舱下方,在传递信号时,有的需要穿过甲板、生活区、货控室等区域,对设备功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必须适应各种船舶。功率太小,会造成信号传递不出去,功率太大,又会影响电池续航时间。”

  研发期间,刘淑凤不顾蚊虫叮咬,和老师傅在一处地下室一次次进行模拟测试。利用出海的机会,她多次带着装置登轮进入机舱等部位进行试验。经过无数次验证,她获得了一系列关键数据,最终将设备的功率调整到最佳状态。后来,又经生产厂家进一步改良,报警器性能更加强大。此外,为了将溢油监测模块浮球与支撑杆的间隙调整到合适的距离,她曾多次登上供油船,用各种型号的燃油进行实验。

  2023年9月,首批20台“手搓版”样机终于出炉,接着被陆续送到多家海上供油企业进行现场作业验证。“反馈效果陆续传来,大家都一致认可这套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刘淑凤欣慰地说。

  记者了解到,刘淑凤在报警装置中还设置了一个“黑匣子”,它可完整记录每一次报警发生的时间和处置情况。“我们还为溢油报警器预留了端口,将来可接入监管平台,便于执法部门随时掌握船舶燃料加注情况。”她说。

  在刘淑凤看来,研制出无线溢油报警器只是走出了第一步。随着产品陆续投放市场,她很快又发现了新的痛点。

  “无线溢油报警器只能起到提醒作用,关闭供油阀门的工作依然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她大胆地设想,如果系统在报警的同时能自动断油,正如加油站里的加油枪一样“跳枪”,就能从根本上消除溢油隐患。

  很快,刘淑凤又投入到第二代产品的研发工作中。在供油企业的大力配合下,刘淑凤的新一轮研发工作进展顺利,新产品很快就成功问世。“如果说第一代产品只是一个‘外挂’的话,那么第二代产品就已经融入到船体中,成为结构的一部分。”她说。

  2024年8月,随着第二代产品无线溢油自动停泵系统出炉,刘淑凤正式提交了专利申请。加上此前研发的第一代无线溢油报警器,以及与中国船舶燃料青岛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超压停泵装置,这已经是她参与申请的第三项专利。2025年3月,国家专利局作出批复,第一代无线溢油报警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通知书已经下发。

  据了解,刘淑凤研发的无线溢油报警器已委托青岛一家知名大厂进行规模化生产,并逐步在青岛辖区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青岛海域一共有20艘供油船,其中13艘已配备无线溢油报警器。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投用以来,短短半年多的时间,这些供油船累计保障上千艘大型船舶,加油72.6万吨,未发生一起冒溢事故。

  “无线溢油报警器的推广使用,既有利于帮助船东和货主避免因溢油造成经济损失,也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同时也给海事监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青岛海事局监管二处副处长洪辉表示,此前,经专利查询,国内外尚无此类辅助船舶燃料加注作业现场监管的专业设备,这款产品的问世填补了市场空白。下一步,海事部门将积极推动该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为港航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注入新的动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青岛海事局,刘淑凤不仅是许多人心中的“女神”,更是一位业务上的“多面手”。

  据了解,刘淑凤从山东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医药企业的实验室工作了两年。2007年,她成功考进青岛海事局,成为大港海事处的一名执法人员。

  早在大学期间,刘淑凤就担任学生会干部,不仅经常主持学校的各类活动,而且还是一名校园歌手。这些经历,让她很快在青岛海事局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脱颖而出。2010年,刘淑凤被调到局机关,从事团委、妇联及工会等工作。

  2020年6月,刘淑凤如愿重返一线,担任黄岛海事处油化港区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负责辖区海上安全监管工作。对她来说,进入新岗位以来,带领团队出海执法检查成了家常便饭,爬巨轮、钻机舱甚至跳帮等脏活累活都能轻松拿捏。

  2024年初,刘淑凤调任大港海事处北港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负责港区各类船舶的安全监管,她的工作得到了广大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她长期扎根一线,将守护水上交通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创造性地提出‘包容审慎的新三样海运监管’理念和集装箱开箱查验的‘并联式’一体化监管模式。”青岛海事局一位工作人员说。